您现在的位置:首 页 » 正文

第十三届亚洲安全会议——构建亚洲新秩序

      

  原定于223日至25日的亚洲安全会议提前至216日至18日在印度新德里举行。我们的记者会后从印度发来报道,就会议的讨论内容与大家分享。

 

“亚洲世纪”的开始要求人们对亚洲的区域架构重新思考,这能否为亚洲带来崭新未来?需要做些什么?能够做些什么?鉴于欧洲势力兴起的一段矛盾史,泛太平洋框架的迅速发展将有助于创建一个与过去不同的未来。会议旨在检验现有区域框架的有效性,激发创建亚洲与世界和平未来的思考。会议将进一步阐述新泛太平洋秩序的概念,并寻找现有实施能力的可能性。此次会议的目标是构想一个泛太平洋框架用以应对安全危机并促进合作。

 

会议将分五次探讨政治,社会和经济领域方面的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问题。会议第一天主要讨论地缘政治动态学和全球化引起的依赖性问题。第二天将聚焦在主流的安全问题上,早晨的会议主题是传统的安全问题,下午的主题是非传统的安全问题。会议最后一天尝试性“探索”一种“亚洲模式”,针对亚洲文化和传统以及世界秩序的维持。

会期如下:

 

· 第一期:亚洲地缘政治

· 第二期:全球化与亚洲崛起

· 第三期:传统安全问题

· 第四期:非传统安全问题

· 第五期:安全问题的解决办法

 

每一期会议探讨的关键问题如下:

 

· 亚洲的崛起势力对其本身,外部势力以及整个区域意味着什么?

· 如何确保亚洲经济奇迹的成果的安全?

· 针对传统安全范式都有哪些说法?

· 合作安全能够解决非传统安全问题吗?

· 提出“亚洲一体化”的想法是否为时尚早?

接下来的五次会议将详细探讨亚洲及其发展潜力。

 

第一期:亚洲地缘政治

 

亚洲势力及外部势力

 

亚洲由西亚,中亚,南亚,东南亚和东亚组成,一直是全球重要事件的中心舞台和全球势力更换的焦点。有很多问题需要引起重视:中印问题的出现,中亚资源控制权的长期争执,亚太安全机制的膨胀。探讨问题如下:

 

· 亚洲势力的崛起是“善意的”或“和平的”吗?

· 合作与冲突的前景是什么?

· 现有的亚洲框架能够应对未来的变化?

· 美国,俄罗斯和澳大利亚作为“亚洲势力”都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 现存的矛盾冲突如何解决?

 

第二期:全球化与亚洲崛起

 

亚洲及世界经济

 

在互帮互助的基础上能够构建一个亚洲的非现实主义未来?资本主义的消费模式存在无法持续发展的危险,除非亚洲能够放弃其传统。中国和印度作为两个地域大国正合理的应对本国人口的增长问题,却不得不面对增长限制的困难。对亚洲及其他地区的资源与市场的激烈竞争成为两国关系中的潜在危险。最近的几次经济冲击又反映出全球经济秩序的内在脆弱性。能否在这些“亚洲猛虎”身上学到一些重要的经验?本次会议探讨问题如下:

 

· 中国的经济增长,对亚洲经济的未来起着决定性作用,究竟有怎样的核心作用?

· 中国,印度和日本的经济在亚洲和世界经济秩序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 中美的经济关系能否持续不变?

· 区域组织在推进亚洲经济秩序方面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 亚洲如何应对未来的经济危机?

 

第三期:传统安全问题

 

核扩散恐怖主义以及海上安全

 

防守的成熟机制,大国之间核武器冲突问题,现代武器的致命性和造价,以及全球化的扩大使得军事力量主要用于威慑作用。现在国与国之间的直接武装冲突威胁已经降低,非国家级别的自主力量之间的冲突威胁越来越高。传统安全领域已经发生改变。亚洲因此需要更加注意和重新调整其军事力量。会议讨论话题如下: 

 

· 传统“威胁”的重要性和急迫性是什么?

· 合作安全的应用范围是什么?

· “海上自由”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 军事外交,冲突和建立信任的范围都有哪些?

· 军备控制与裁军的前景有哪些?

· 亚洲的核武器的实用性和未来是什么?

 

第四期:非传统安全问题

亚洲平民,水源,能源,技术前沿以及民主化进程

非传统安全思维正在替换传统的思考方式,因为安全问题不仅无处不在,挑战又更加艰难。安全问题的解决办法直接关系的安全情况的改善和恶化。考虑到人口密度,社会的不平等,城市化的进程,经济发展的脆弱性,未来的发展似乎很暗淡。但是远大的志向,技术的应用,反应迅速的警察力量的创建和民主化的进程都促使了改变未来的机遇的出现。会议讨论的问题如下:

· 如何改善喜马拉雅的生态系统?

· 解决水冲突问题的“最佳方案”是什么?

· 泛太平洋模式能否解决未来的能源安全问题?

· 亚洲区域框架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 新的亚洲世纪如何受益于科学技术?

· 亚洲民主和民主化进程的未来是什么样的?

 

第五期:安全问题的解决办法

区域组织,区域内部之间和区域与区域之间的联系

和平未来的构想有助于构建在未来能够促成更多合作的新框架。亚洲虽然已有几个世纪的文化沉淀,仍需要更多新鲜输入。当今的亚洲是多种“区域”架构之和,每个区域架构对爱国主义的完整性和成熟性有着不同的理解。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提出泛太平洋的观点是否为时尚早?会议讨论的问题如下:

 

· 从众多的亚洲文化流派中提出规范的“亚洲模式”是否可行?

· 欧洲政治,军事和经济一体化的经验中有哪些可以借鉴?

· 是否有任何实例能够体现泛太平洋的观念?

· 泛太平洋的政治和经济秩序是否容易辨别?

· 亚洲经济一体化的前景是什么?

· 现有的框架如何改善和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