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经济一直疲弱,但并不意味着欧美消费者停止购物,只是因应个人的财政状况而改变购物模式,放弃过去奢华的消费方式,返璞归真,追求物有所值的产品。
速食文化
消费者的速食文化仍然主导着欧美市场,从Zara、H&M、UNIQLO等成功例子,可以看到快餐时装在近年经济动荡的环境下,仍然不乏支持者。面对这市场趋势,商家应缩短产品周期,加快推出新产品,以顺应消费者的期望。
网购
另外,网购继续成为受欢迎的消费渠道,但模式有所转变,由以格价为主,转为高折扣的限时抢购或团购,而facebook、twitter等社交网站,则扮演推波助澜的角色,令越来越多消费者投入网购的潮流。
高科技含量产品
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将继续深受欢迎,而随着iPhone及其他智能手机越趋普及,手机娱乐更已成为一股不可抗拒的潮流,消费者将更着重这些产品带来与其他人联系分享的无边际体验。
至于非高科技产品,就算是奢侈品,也要物有所值,要以优质耐用取胜,尤其是一些可以传给下一代使用的产品;若售后服务也能配合,如一世保用,便更能赢得消费者欢心。
分析欧美地区的人口状况:欧美国家65岁以上人口普遍超过16%,较亚洲约7%为高,设计贴心的银发产品将大有市场。以富士通的乐乐手机(Raku Raku Phone)为例,自推出以来,至今已卖出超过1,500万部。
另外,欧美国家普遍出生率下降,意味父母更宠爱孩子、更舍得花费在相关产品。英国一项有调查显示,父母在宝宝出生后一年内,在幼儿产品上平均花费约5,000英镑。
宠物消费
除幼儿产品外,出生率下降亦带动宠物市场蓬勃发展。现时美国拥有全球最大规模的宠物产品市场,去年当地与宠物相关的消费总值便接近500亿美元,按年增长6.2%。据统计,一半美国宠物主人把宠物当成家庭一份子;三成宠物主人会为他们的猫狗庆祝生日;两成宠物主人会担心宠物不开心。
欧美市场以外,日本市场在3.11地震后亦发生了一些基本变化。地震令致供应链出现转变,由以往钻石型,即由少数基层供应商经多家中层加工商,最后付运到少数产品制造商,变成现时的金字塔型,即基层扩阔了,亦代表需要更多基层供应商。这转变为香港制造业提供商机,尤其是与灾后重建有关的产品,如家庭用品及室内装修用品。
所以,但并非所有产品都销情欠佳,只要把握市场趋势、消费者的购物模式等,仍能在庞大的欧美市场突围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