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国外的德国企业数量持续增长。其原因各有不同,但想在经济后起之秀——中国——投资的原因却如出一辙。这被所有在中国投资井盈利的外国商人所认同。肠衣制造商Naimex Traider的大老板曼弗密德?格伦特为降低生产成本,先是将公司转移到葡萄牙,随后又转移到中国。在中国,该企业雇佣800名员工生产深受德国人喜爱的烤肠的肠衣。
数字本身就说明了一切。格伦特若想继续在德国生产肠衣,就必须为他的每位雇员平均每月支付4500欧元(约合人民币4.14万元——本报注),在中国却只需每人每月800美元,而这在中国人眼里还是一份高收入工作。格伦特别无选择,只能将目光投向中国。这家起步于70年代的小企业1986年在中国建立合资企业。当时,无论德国还是原欧共体都不为企业提供外交或经济上的援助。几乎没人比格伦特更清楚,怎样使外国企业在中国立足。
生意上讲究“顾面子”,顾全自己的和对方的面子,这特别适用于在中国建立业务关系。外国商人只有接受中国合伙人的这一社会习俗,才有可能使企业盈利。除了要极其主意行为举止的礼貌,格伦特还认为,经常性的聚餐也不能忽视。他说:“我们到现在每季度还会同兽医局和海关的人见面。我们认识很多年了,当时还是兽医的人如今已经在北京当上了高官。”
当然,想取得这样的成功是件费时费力的事情。建立人脉、信任和友谊不能着急。而需要极大的耐心。耐心这一品质恐怕对大多数德过企业家来说还很陌生。只有那些愿意磨练这一品质并能保障长期资金支出的企业家才能得到真正的机会。对此,格伦特深有体会。
他说:“我建议每个想通过政府这关的企业家坚持忍耐两年以上。那些幻想两年内在中国取得大成功的生意人最后可能失去一切。”
这条建议对准备在中国投资的商人价值非凡。近年来,不仅德国商人,连政客都要面对这个“事实”。他们也要经历一个学习过程。格伦特估计,5年左右他们才能适应中国的商业环境。假如这位来自明斯特兰的商人20多年前不明自这些道理,可能他的企业早已不复存在。格伦特说:“我们可能会破产!我们也许会失去竟争力。假如没有中国,就没了生产点,那么我们这个行业至少80%的企业都会走投无路。”
Source:
德国之声电台